乐鱼app官网下载入口

Chinese  |  English
联系我们

孙中山恐从历史课本 彻底消失 - 焦点要闻 - 中国时报

发布日期:2022-10-05 16:30 作者:张国荣部 点击:

昨日是国父孙中山先生逝世96周年纪念日,不过学者表示,过去20几年来教科书中“孙中山形象”以李登辉时期的《认识台湾》为分水岭,称谓从“国父 孙中山先生”、“孙中山先生”到直呼“孙中山”,孙中山的事迹更从过去专章专节讨论,到现在聊备一格;中国民国创建史犹如外国史,孙中山犹如外国人。难保未来“孙中山”3字会从历史课本彻底消失。

嘉义大学历史系教授、新三自运动召集人吴昆财表示,过去国立编译馆版本有专章或专节、很大篇幅介绍孙中山其人及他和中华民国的关系,有很崇高地位。

降低尊称 相关事迹变少

但《认识台湾》之后,开始有教科书不称“国父”而改称“孙中山先生”,这几年的教科书干脆直呼“孙中山”。这涉及了史观,也涉及对建国者的尊敬。

降低尊称至少还不脱历史的范围,但现在教科书连孙中山的事迹都很少。吴昆财说,他手上108课纲龙腾版只有一两处谈到孙中山,即民初政局孙中山让位,以及孙中山反对议会民主制、主张总统制。“历史非常重要的是以‘人’为概念,过去以孙中山为中心,现在教科书里孙中山却聊备一格了。”

现在的学生也不知道孙中山是国父了。吴昆财说,教科书谈民国的挑战,没谈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团体,1912年中华民国的创建也没有跟孙中山连在一起,“去中国化”、“去孙中山化”,把孙中山当作外国人。

去中国化 国父变外国人

吴昆财说,教科书改变用语,也许枝微末节,但也含有春秋大义。例如近年来课纲将“武昌起义”改为“武昌起事”,投射了撰写者的史观。“起义”指的是正义之事,为民众揭竿而起;“起事”指的是事件,把起事者跟被起事者平等看待,把事件当作在外国发生。“武昌起义”以中国的传统史观,当然是正大光明,吊民伐罪、师出有名。令人忧心的是,未来教科书中的孙中山,会不会像孙悟空和唐三藏西天取经却取回无字天书,“孙中山”3字从历史课本彻底消失,“中华民国的创建者”变成空格,让学生填克漏字?

本文由:乐鱼app官网下载入口 提供

关键字: 乐鱼app官网下载入口.最新正式版-leyu乐鱼体育

本文网址:https://www.kandongsee.comhttps://www.kandongsee.com/lytyzxgfwz/10.html

相关标签: